大家搜:
五笔: | AGMI|ASMB |
仓颉: | TDB |
四角: | 44902 |
郑码: | EFLD |
部首: | 艹 |
总笔画: | 9 |
统一码: | 基本区 U+8326 |
字形分析: | 上下结构 |
茦字的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 茦
cì ㄘˋ
◎ 草的芒刺。
英语 thorns, prickles
【玉篇】楚革切,音冊。【說文】莿也。【爾雅·釋草】茦,刺。【註】草刺針也,關西謂之刺,燕北、朝鮮之閒曰茦。
又【集韻】七賜切。同莿,草芒。
莿也。从艸朿聲。楚革切
(茦)莿也。茦刺見釋艸。刺不從艸。方言曰。凡艸木刺人。北燕朝鮮之閒謂之策。或謂之壯。按木𦬆曰朿。艸𦬆曰茦。因木𦬆之字爲義與聲也。但許君上下文皆係艸名。不當泛釋凡艸之刺。或因上文葎艸有刺聯及之。或自有艸名茦。一名莿。與方言異義。未可定也。从艸。朿聲。楚革切。古音在十六部。
茦的方言集汇
◎ 粤语:caak3 z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et7 cih5 [客英字典] cet7 cih5 [台湾四县腔] cet7 cih5 [梅县腔] ce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