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gōng

蜈蚣

蜈蚣

拼音: wú gōng 注音: ㄨˊ ㄍㄨㄥ

蜈蚣的意思

  • 词语解释:

    蜈蚣 wúgōng

    [centipede] 节肢动物,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有脚一对,头部的脚像钩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虫

  • 国语词典: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多足纲。身体扁而长,全身有许多体节,每一节上有对脚。最小的蜈蚣仅一公分长,十三对脚;最大的将近三十公分,有一百七十七对脚。故也称为「百足」、「百足之虫」、「百足虫」。体节的第一对脚有毒爪,可射出毒液,当作武器;最后的一对脚特长,有如尾巴。常栖息于朽木或石缝下,捕食昆虫。古时称为「螂蛆」。

  • 词语翻译

    德语
    Hundertfüßer (Bio)​, Tausendfuß, Hundertfüßler (S, Bio)​
    法语
    chilopoda, centipède
    英语
    centipede
  • 网络解释:

    蜈蚣 (节肢动物)

    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龙、百脚虫、少棘蜈蚣、吴公、蝍蛆等,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黄色。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腹部淡蓝色,体型小,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

    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黄色,体型更小。上述三种以红头蜈蚣最佳,体型大,产量高,性情温顺,适应性强,生长快。一般在农村较为多见,常位于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较为常见。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药用。适宜人工饲养。《本草纲目》曰:“蜈蚣,西南处处有之,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岐尾。”通常身体很长,并且有许多对步足。《本草衍义》称:“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

字义分解

  • 读音:wú

    ㄨˊ


    1. 〔~蚣〕节肢动物,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有脚一对,头部的脚像钩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虫,中医入药。

    英语 centipede

    德语 Tausendfuß, Hundertfüßler (S, Bio)

    法语 mille-pattes,mille-pieds,scolopendre

  • 读音:gōng

    gōng ㄍㄨㄥ


    1. 〔蜈~〕见“蜈”。

    zhōng ㄓㄨㄥ


    1. 〔~蝑〕即“螽斯”。

    英语 centipede

    德语 Tausendfüßler, Skolopender

    法语 mille-pattes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