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tán

痰癖

痰癖

拼音: tán pǐ 注音: ㄊㄢˊ ㄆㄧˇ

痰癖的意思

  • 词语解释:

    1.中医病症名。指水饮久停化痰﹐流移胁肋之间﹐以致有时胁痛的病症。
  • 网络解释:

    痰癖

    痰癖,病名。即痰邪癖聚于胸胁之间所致病证。《诸病源候论·癖病诸侯》:“痰癖者,由饮水未散,在于胸府之间,因遇寒热之气相搏,沉滞而成痰也。痰又停聚,流移于胁肋之间,有时而痛,即谓之痰癖。”与此病相类者,另有饮癖,均属痼疾。参见饮癖条。

字义分解

  • 读音:tán

    基本字义


    tán ㄊㄢˊ

       ◎ 气管、支气管或肺泡黏膜分泌出来的黏液:~喘。~厥。~盂。吐~。

    英语 phlegm, mucus, spittle

    德语 Phlegma (S, Med)​,Schleim (S, Med)

    法语 crachat,mucus

  • 读音:pǐ

    基本字义


    ㄆㄧˇ

    1. 对事物的偏爱成为习惯:~习。~好(hào )。~性。~爱。~痼(久治不愈的疾病)。洁~。
    2. 中医指饮水不消的病。
    3. 古同“”,痞块。

    英语 craving, weakness for; indigestion

    德语 Angewohnheit (S)​,Liebhaberei (S)

    法语 manie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