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鞑靼

鞑靼

拼音: dá dá 注音: ㄉㄚˊ ㄉㄚˊ

鞑靼的意思

  • 词语解释:

    鞑靼 Dádá

    (1) [Tartar]

    (2) 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3) 前苏联民族之一

  • 国语词典:

    唐末蒙古种族之一。是契丹的西北族,沙陀的别种,散居在中国西北、蒙古、中亚、独立国协东部等地。元亡后,其宗族走漠北,于清时归附。

  • 网络解释:

    鞑靼 (对欧亚草原突厥-蒙古系统民族的泛称)

    鞑靼鞑靼人(Tatar或Tartar)是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对出现在欧亚大草原的不同的游牧民族的泛称,不是一个具体的民族或团体。在东亚最早见于唐代突厥文碑铭和某些汉文记载,先后有“达怛、达靼、塔坦、鞑靼、达打、达达”诸译,其指称范围随时代不同而有异,辽金时指蒙古高原东边的塔塔尔部;明代仅指蒙古高原东部建立的鞑靼政权;欧洲则最早用来称呼保加尔人,后成为俄国对亚欧大陆各国使用突厥语各族的统称,现代指在欧洲曾经被金帐汗国统治的部分突厥和蒙古民族及其后裔。

    鞑靼人一名,最早于公元5世纪出现于游牧部落中,其活动范围在蒙古东北及贝加尔湖周围一带。9世纪前后指阴山南北沿边塞直到河西出现的与辽夏有交往,并被称为阻卜的鞑靼人;金代指主要游牧于呼伦,贝尔两湖以西的塔塔尔部(鞑靼联盟);南宋称蒙古人为黑鞑或蒙鞑,称汪古人(后成为蒙古部族之一)为白鞑,或依其开化程度区别为熟鞑靼与生鞑靼。13世纪初,这些蒙古突厥游牧民族的不同群体成为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部队的一部分,其后蒙古人与突厥人互相混杂在一起,因而入侵俄罗斯和匈牙利的蒙古军队,也被欧洲人统称为鞑靼人。13世纪蒙古人建立金帐汗国而统治了欧洲部份突厥民族及其后裔(包括此前未并入蒙古人的操突厥语的鞑靼人);受此影响俄国亦将境内操突厥语诸族称为鞑靼人。而女真(满洲)因为与游牧民族的差异很少被称为鞑靼,只在明清鼎革时期被当时欧洲人短暂的称为鞑靼。

字义分解

  • 读音:dá

    基本字义


    ㄉㄚˊ

    1. 〔~靼()〕a.古代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b.独联体民族之一。
    2. 〔~子〕旧时称蒙古族人。

    英语 tatars

    法语 Tartares

  • 读音:dá

    基本字义


    ㄉㄚˊ

    1. 〔鞑~〕见“”。
    2. 柔软的皮革。

    英语 tartars

    法语 (particule phonétique)​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