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cǎo

qiān

草签

草签

拼音: cǎo qiān 注音: ㄘㄠˇ ㄑㄧㄢ

草签的意思

  • 词语解释:

    草签 cǎoqiān

    [initial] 缔约国代表在条约草案上非正式地签署自己姓名。草签后有待各自政府同意并正式签字后条约才有效

    草签文本

  • 国语词典:

    由举行谈判的双方代表在条约的草案上签署自己的姓名,表示双方的代表对条约的草案本文已经取得一致的看法。

  • 网络解释:

    草签

    草签,是指条约正式签署前的认证约文的方式。草签表明各谈判方对于约文将不再作实质性变更。草签时,谈判代表只需要将姓氏的第一个字母签上即可(我国签姓)待核准的签署同样发生认证约文的效果。一旦本国核准,待核准的签署即可发生签署的效力,不需要另行签署。

    1969年5月23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外交会议所通过的《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是对条约法最系统、全面的编纂。共85条,其中大部分是现有国际习惯规则的条文化,但也含有不少新的内容。公约于1980年1月27日生效。公约的许多规定是针对正式的、完全形式的条约而制订的,对于简易形式的条约不完全适用。

字义分解

  • 读音:cǎo

    基本字义


    cǎo ㄘㄠˇ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
    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英语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德语 Gras, Stroh (Ess)

    法语 herbe,paille,négligent,rédiger un brouillon

  • 读音:qiān

    基本字义


    qiān ㄑㄧㄢˉ

    1. 亲自写姓名或画上符号:~名。~字。~到。~发。~收。~署。~押。~订。
    2. 简要地写出意见:~注。~呈。~证。
    3. 用竹木等物做成的细棍或片状物:牙~儿。
    4. 书册里作标志的纸片或其他物体上作标志的东西:书~。标~。
    5. 粗粗地缝合起来。
    6. 用于占卜或赌博的细长竹片或细棍:~筒。求~。

    英语 sign, endorse; slip of paper

    德语 unterschreiben (V)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