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bàng

shū

谤书

谤书

拼音: bàng shū 注音: ㄅㄤˋ ㄕㄨ

谤书的意思

  • 词语解释:

    诽谤和攻讦他人的书函。 指《史记》。 泛称有直言指斥或毁谤内容的史传、小说等。
  • 国语词典:

    毁谤攻讦他人的书信。
    《战国策.齐策二》:「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

    司马迁所作的《史记》。
    《后汉书.卷六○.蔡邕传》:「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
    《三国演义.第九回》:「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 。」

  • 网络解释:

    谤书

    谤书,汉语词汇。

    拼音 bàng shū,

    释义:1、指诽谤人的信件或书籍。2.指《史记》。3.泛称有直言指斥或毁谤内容的史传、小说等。

字义分解

  • 读音:bàng

    基本字义


    bàng ㄅㄤˋ

    1.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讥。~讪。~议。~毁。诽~。
    2. 责备:~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王”。

    英语 slander, libel

    法语 médire,vilipender,diffamer

  • 读音:shū

    shū ㄕㄨˉ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信。~札。~简。~函。
    3. 文件:证~。说明~。
    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
    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
    6. 字体:草~。隶~。楷~。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英语

    book, letter, document; writings

    德语 Buch, Geschriebenes (S)

    法语 livre,bouquin,document,lettre,calligraphie,écrire,calligraphier

按照拼音查词语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