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yáng

簸扬

簸扬

拼音: bǒ yáng 注音: ㄅㄛˇ ㄧㄤˊ

簸扬的意思

  • 词语解释:

    簸扬 bǒyáng

    [winnow] 将谷物等扬起,利用风或气流分离或吹掉其中的谷壳、灰尘等

  • 国语词典:

    用箕使米起落,以除去糠秕。
    《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 网络解释:

    簸扬

    亦作“ 簸颺 ”。 1.扬去谷物中的糠粃杂物。《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书·仲虺之诰》“若粟之有秕” 孔 传:“若秕在粟,恐被锄治簸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打拂之,簸扬之。”

    (2).指扬撒。 元 萨都剌 《题茶阳驿飞亭》诗:“簸扬弄珠人,冰帘挂寒月。”

    (3).扬弃;去除。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夫学者,所以清澄性理,簸扬埃秽……察往知来,博涉劝戒。”

    (4).宣扬;张扬。 宋 王禹偁 《送柴侍御赴阙序》:“且见其佐祐一人,进退百执,调鍊和气,簸扬淳风,煦而为阳春,散而为霖雨,茂育品物,纳於 华胥 。”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楔子:“何须你簸扬我贪杯酒浸头。”

    (5).颠簸动荡。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磁州地震记》:“上下簸扬,浮沉倐忽。” 李大钊 《青春》:“青年锐进之子,尘刹刹,立于旋转簸扬循环无端之大洪流中。” 郭沫若 《女神·黄浦江口》:“小舟在波上簸扬,人们如在梦中一样。”

字义分解

  • 读音:bǒ

    基本字义


    ㄅㄛˋ

       ◎ 〔~箕〕❶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❷簸箕形的指纹(“”均读轻声)。

    其它字义


    ㄅㄛˇ

    1. 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灰尘:~谷。
    2. 颠动摇晃:颠~。~荡。~动。~弄。

    英语 winnower

    法语 vanner,pelle à poussière

  • 读音:yáng

    基本字义


    yáng ㄧㄤˊ

    1. 簸动,向上播散:~水。~场(cháng )。~汤止沸。
    2. 高举,向上:~手。~帆。趾高气~。~眉吐气。
    3. 在空中飘动:飘~。
    4. 称颂,传播:~言。~威。颂~。~弃。~名。
    5. 姓。

    英语 scatter, spread; praise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