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ì

注音:ㄕˋ

五笔: ITAW
仓颉: EHMO
四角: 38118
郑码: VMOO
部首:
总笔画: 16
统一码: 基本区 U+6FA8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异体字: 𨼹
  • 澨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shì ㄕˋ

  1. 堤岸。
  2. 〔~水〕古河名。
  3. 水边地,涯岸:“夕济兮西~。”

英语 shore; river in Hubei

德语 Ufer (S)

法语 rive,rivage,(nom d'une rivière)​

详细字义


shì

〈名〉

(1) 水名 [Shi River]。在湖北省境

过三,至于 大别。——《书·禹贡》传:“句澨、雍澨、薳澨,其地在今湖北襄阳府宜城县北。”

(2) 水边 [waterside]

澨,埤增水边土人所止者也。从水,筮者。——《说文》

则决睢澨。——《左传·成公十五年》。注:“水涯也。”

夕济兮西澨。——《楚辞·湘夫人》

方舆之内,山陬海澨,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 徐光启《甘薯疏序》

【巳集上】【水】 澨·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時制切,音誓。【說文】𡌨增水邊,土人所止者。【楚辭·九歌】夕濟兮西澨。

又水名。【書·禹貢】過三澨,至于大別。

又【集韻】以制切,音曳。義同。

又【韻補】叶食列切,音舌。【江淹·擬古詩】身名竟誰辨,圖史終磨滅。且汎桂水湖,映月遊海澨。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埤增水邊土。人所止者。从水筮聲。《夏書》曰:“過三澨。”時制切

『說文解字注』

(澨)埤增水邊土、人所止者。土部曰。埤、增也。增、益也。酈善長曰。左傳文十六年。楚軍次於句澨。定四年。左司馬戍敗吳師於雍澨。昭二十三年。司馬薳越縊於薳澨。服䖍或謂之邑、又謂之地。京相璠、杜預亦云。水際及邊地名也。今南陽淯陽二縣之閒淯水之濱、有南澨北澨矣。从水。筮聲。筮小篆作?。時制切。十五部。夏書曰。過三澨。禹貢文。水經曰。三澨地在南郡邔縣北沱。酈注云。地說曰。沔水東行過三澨。合流觸大別山阪。故馬融、鄭玄、王肅、孔安國等咸以爲三澨水名也。惟許愼說異。按水經釋爲地、與許合。水經者、或謂桑欽所作。然則許正用孔氏古文尚書說也。

澨的方言集汇

◎ 粤语:sa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5 ci5 [客英字典] chi5 [海陆丰腔] shi6 chi6 [梅县腔] chii5 chi5
◎ 潮州话:si7

澨的字源演变

澨字的同拼音

澨字的同部首

澨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