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īng

注音:ㄊㄧㄥ

五笔: AFKG
仓颉: TJRMG
四角: 46514
郑码: EEJC
部首:
总笔画: 16
统一码: 基本区 U+9793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异体字:
  • 鞓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tīng ㄊㄧㄥˉ

     ◎ 皮腰带:“金鱼公子夹衫长,密装腰~割玉方。”

详细字义


tīng

〈名〉

(1) 腰带的带身 [belt]

(2) 如:鞓带(皮带)

(3) 泛指腰带[waistband;belt]

足登朱丝履,腰系白玉鞓。——《儿女英雄传》

(4) 泛指带子 [belt;girdle]

红尘梦从此斩青萍,玄猿性早已锁黄鞓。——·佚名《节孝记》

(5) [人和物体的] 杆状部分 [leg]

我将他香棹轻推椅鞓摇。——·佚名《野猿听经》

【戌集中】【革】 鞓·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7

【玉篇】同䩠。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系綬也。从糸廷聲。他丁切

『說文解字注』

(綎)系綬也。系當作絲。廣韵曰。絲綬、帶綎。玉篇曰。絲綎、綬也。按此綬葢綬之類而巳。非印綬之綬。从糸。廷聲。他丁切。十一部。

鞓字的同拼音

鞓字的同部首

鞓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