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ié

注音:ㄉㄧㄝˊ

五笔: JJJG
仓颉: AAAM
四角: 60102
郑码: KKWL
部首:
总笔画: 19
统一码: 基本区 U+66E1
字形分析: 上下结构
异体字:
  • 曡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dié ㄉㄧㄝˊ


  1. 同“疊”。《廣韻•帖韻》:“曡”,同“疊”。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十七:“成化時,臣及見廷杖三五臣,容厚緜底衣重氈曡帊,然且卧牀數月而後得痊。”

英语 repeat, duplicate; repeitious

(康熙字典未收录“曡”字头,请参考“疊”字。)
【午集上】【田】 疊·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7

【字彙】同𤴁

【卷七】【晶】
《說文解字》

楊雄說:以爲古理官決罪,三日得其宜乃行之。从晶从宜。亡新以爲曡从三日太盛,改爲三田。徒叶切文五 重四

《說文解字注》

(曡) 楊雄說:㠯爲古理官決罪,三日得其宐乃行之。从晶宐。 巳上楊雄說也。理官,士也。詩莫不震曡,韓詩薛君傳曰:震,動也。曡,應也。天下無不動而應其政敎。李固曰:此言動之於内而應之於外者也。按曡爲應,卽得其宐乃行之之說也。毛詩傳曰:曡,懼也。今毛義行而韓義廢矣。抑楊子所說者本義也,故許述之。毛詩之云,謂曡卽慴之叚借字也,故許不偁。从晶宐會意。徒叶切。八部。 亡新㠯从三日大盛,改爲三田。 亡新不知三日爲絫日,譏其陋也。今皆從之,亦可已矣。多部曰:重夕爲多。重日爲曡。此今人用曡之義也。

曡的方言集汇

◎ 潮州话:tah8

曡的字源演变

曡字的同拼音

曡字的同部首

曡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