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ú

注音:ㄓㄨˊ

五笔: ONIJ
仓颉: FSEI
四角: 97827
郑码: UORI
部首:
总笔画: 25
统一码: 基本区 U+7225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异体字:
  • 爥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zhú ㄓㄨˊ

     ◎ 古同“”:“东~沧海,西耀流沙。”

英语 simmer, cook over slow fire

【巳集中】【火】 爥·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21

【韻會】朱欲切,音囑。本作曯。照也。一通作燭。【班固·東都賦】散皇明以爥幽。

【卷十】【火】
『說文解字』

庭燎,火燭也。从火蜀聲。之欲切

『說文解字注』

(燭)庭燎、大燭也。燎當作尞。大各本譌作火。今正。若韵會庭燎燭也尤善。小雅毛傳曰。庭燎、大燭也。燕禮。宵則庶子執燭於阼階上。司宫執燭於西階上。甸人執大燭於庭。閽人爲大燭於門外。周禮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墳燭、庭燎。鄭云。墳、大也。郊特牲曰。庭燎之百。由齊桓公始也。鄭云。庭燎之差。公葢五十。侯伯子男皆三十。文出大戴禮。按未爇曰燋。執之曰燭。在地曰燎。廣設之則曰大燭、曰庭燎。大燭與庭燎非有二也。周禮絫言墳燭、庭燎。故鄭注以門外門内別之。周禮故書作蕡燭。先鄭云。蕡燭、麻燭也。賈公彥曰。古者未有麻燭。故鄭從墳訓大。古庭燎、依慕容所爲。以葦爲中心。以布纏之。飴蜜灌之。若今蠟燭。玉裁謂。古燭葢以薪蒸爲之。麻蒸亦其一端。麻蒸、其易然者。必云古無麻燭、葢非。許以㷓次燭灺之閒、葢得之矣。从火。蜀聲。之欲切。三部。

爥的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huk7

爥的字形对比

爥字的同拼音

爥字的同部首

爥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