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ì

注音:ㄓˋ

五笔: QEQA
仓颉: NBHVP
四角: 22240
郑码: RLRH
部首:
总笔画: 11
统一码: 基本区 U+89D7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 觗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zhì ㄓˋ

  1. 符合:“内虽有应,外~亢贞。”
  2. 古同“”。
【酉集上】【角】 觗·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說文】禮經觶字。與觶同。飮器。

又合也。【揚子·太𤣥經】內雖有應,外觗亢貞。【註】觗,合也,亢舉也。【音釋】觗,之豉切。

【】【】
『說文解字注』
禮經觶。此謂古文禮也。鄭駁異義云。今禮角旁單。古書或作角旁氏。然則古文禮作觗。或之云者、改竄之後不畫一也。燕禮。媵觚于公。鄭云。酬之禮皆用觶。言觚者、字之誤也。古者觶字或作角旁氏。由此誤耳。按上文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注。古文觚皆爲觶。此亦謂古文作觗而誤。

觗字的同拼音

觗字的同部首

觗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