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ǒu

注音:ㄇㄡˇ

五笔: GBSU
仓颉: UMD
郑码: AZF
部首:
总笔画: 7
统一码: 扩展B U+233C1
字形分析: 上下结构
异体字:
  • 𣏁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𣏁

mǒu ㄇㄡˇ

  1. 同“某(梅)”。《字彙•木部》:“呆〔𣏁),古某字,今俗以為癡獃字,誤。”《正字通•木部》:“呆〔𣏁〕,同槑〔𣚨〕省,古文某作槑〔𣚨〕,某即古梅字。”按:字从𠙵不从口,与“呆”别。
(康熙字典未收录“𣏁”字头,请参考“𣐥”字。)
【辰集中】【木】 𣐥·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玉篇】古梅字。【說文】酸果也。从口含一。註詳七畫。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後切,謀上聲。【唐韻】詔前人之言也。【玉篇】不知名者曰某。【韻會】臣諱君曰某。【論語】某在斯。【左傳·宣十年】某氏之守臣某。

又泛言事物亦曰某。【禮·少儀】問品味,子食于某乎。問道藝,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

又【正韻】莫補切,音姥。義同。 甘本作𤮺。當爲𣐥,俗作某,非。𣏁

(说文解字未收录“𣏁”字头,请参考“某”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酸果也。从木从甘。闕。槑,古文某从口。莫厚切

『說文解字注』

(某)酸果也。此是今梅子正字。說見梅下。從木甘。闕。此闕謂義訓酸而形從甘,不得其解也。玉裁謂:甘者,酸之母也,几食甘多易作酸味,水土合而生木之驗也。莫厚切。古音在一部。


(槑)古文某。從口。從口者,甘之省也。㒳之者,皃其酢醶。

𣏁字的同拼音

𣏁字的同部首

𣏁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