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ián

注音:ㄑㄧㄢˊ

笔顺读写:点、点、提、横、竖折/竖弯、撇、竖提、横、竖折/竖弯、撇、竖弯钩、竖、横折、横、横

潛的笔顺:

五笔: IAQJ
仓颉: EMUA
四角: 31161
郑码: VHRK
部首:
总笔画: 15
统一码: 基本区 U+6F5B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姓名学:
异体字:
  • 潛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qián ㄑㄧㄢˊ

     ◎ 同“”。

英语 hide; hidden, secret, latent

德语 tauchen, untertauchen ,verbergen, verhehlen ,verheimlichen, verbergen ,heimlich, hintergründig (Adj)

法语 se cacher,plonger

【巳集上】【水】 潛·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鹽切,𠀤𤄵。【說文】涉水也。【揚子·方言】潛涵,沉也。

又游也。【註】潛行水中,亦曰游。

又藏也。【易·乾卦】陽氣潛藏。

又【爾雅·釋言】潛,深也。【詩·小雅】潛雖伏矣。

又漢水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沱,漢爲潛。【書·禹貢】沱潛旣道。

又丘名。【爾雅·釋丘】晉有潛丘。

又地名。【春秋·隱二年】公會戎于潛。

又邑名。【史記·楚世家】吳取楚之六潛。

又潛江,縣名。【廣輿記】屬安陸府。

又牛名。【酉陽雜俎】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

又姓。宋安撫使潛說友。

又【小爾雅】魚之所息謂之潛。【詩·周頌】潛有多魚。【傳】潛,糝也。

又【廣韻】【集韻】𠀤慈艷切,音𥌳。義同。一曰伏流。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涉水也。一曰藏也。一曰漢水爲潛。从水朁聲。昨鹽切

『說文解字注』

(潛)涉水也。上文云潛行水中。對下文浮行水上言之。邶風傳云。由厀以上爲涉。然則言潛者、自其厀以下𣳚於水言之。所謂泳也。左傳哀十七年。越子以三軍潛涉。又按潛汓等字、後人不甚分明。若水經注江水篇云。有潛客泳而視之。見水下有兩石牛。此則謂潛全𣳚水中矣。一曰藏也。此今日通行義。釋言曰。潛、深也。方言曰。潛、涵、沈也。从水。朁聲。昨鹽切。七部。一曰漢爲潛。釋水文。劉逵注蜀都賦云。禹貢梁州、沲潛旣道。有水從漢中沔陽縣南流。至梓潼漢壽縣。入大穴中。通岡山下。西南潛出。今名伏水。舊說云禹貢潛水也。郭樸爾雅音義同此說。

潛的方言集汇

◎ 粤语:cim4
◎ 客家话:[宝安腔] siam1 [客语拼音字汇] xiam2 [台湾四县腔] siam2 [梅县腔] siam2 [海陆丰腔] siam2 [客英字典] siam2 [东莞腔] ciam2

潛的字源演变

潛字的同拼音

潛字的同部首

潛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