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ìn

注音:ㄐㄧㄣˋ

笔顺读写:点、撇、撇、点、横折、横、横、竖、横、点、点、点、点、竖、横折、竖、竖、横

燼的笔顺:

五笔: OVHL
仓颉: FLMT
四角: 95812
郑码: UOUL
部首:
总笔画: 18
统一码: 基本区 U+71FC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异体字:
  • 燼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jìn ㄐㄧㄣˋ


  1. 物體燃燒後剩下的東西,灰燼。《水經注•江水》:“有一火燼,插在崖間,望見可長數尺。”
  2. 指燈花,燭花。《玉篇•火部》:“㶳,灺也。燼,同㶳。”《廣韻•震韻》:“燼,燭餘。”
  3. 殘餘。也指遺民。《小爾雅•廣詁》:“燼,餘也。”
  4. 燒毀;化作灰燼。宋王溥《唐會要》卷八十五:“永徽五年十二月四日夜,司勳大火,甲歷並燼矣。”
  5. 薪柴。《玉篇•火部》:“㶳,薪也。燼,同㶳。”

英语 cinders, ashes, embers; remnants

德语 Eschen (S)​,Glut (S)

法语 cendres,résidu

詳細字義


jìn

〈名〉

(1) (形聲。从火,盡聲。本義:物體燃燒後的剩餘)

(2) 同本義[cinder]

請收合餘燼。——《左傳·成公二年》

燭燼夜有數升。——《北史·呂思禮傳》

又如:灰燼;餘燼;燼灰(灰燼);燼骨(骨灰)

(3) 殘餘、剩餘或殘跡 [remnant]

民靡有黎,具禍以燼。——《詩·大雅·桑柔》

詞性變化

jìn

〈動〉

燒燬;化成灰燼 [burn]

如:燼燃(焚燒);燼滅(燒燬,滅絕);燼萌(火的餘燼和草的萌芽。比喻禍根)

常用詞組


燼餘
【巳集中】【火】 燼·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徐刃切,音賮。【玉篇】同䀆。詳䀆字註。【左傳·襄四年】收二國之燼。【註】燼遺民。【吳語】安受其燼。【註】燼餘也。

又叶咨辛切,音津。【詩·大雅】民靡有黎,具禍以燼。於乎有哀,國步斯頻。【傳】災餘曰燼。

(说文解字未收录“燼”字头,请参考“㶳”字:)
【卷十】【火】
《說文解字》

火餘也。从火聿聲。一曰薪也。徐刃切〖注〗臣鉉等曰:聿非聲,疑从聿省。今俗別作燼,非是。

《說文解字注》

(㶳)火之餘木也。各本作火餘也,今依唐初玄應本。火之餘木曰㶳,死火之㶳曰灰。引伸爲凡餘之偁。左傳:收合餘燼。大雅箋:災餘曰燼。方言:藎,餘也。周鄭之閒曰藎,或曰孑。藎者,叚借字也。从火聿聲。臣鉉等曰:聿非聲,疑从𦘔省。徐吝切。十二部。俗作燼。一曰薪也。方言:自關而東秦晉之閒燒薪不盡曰藎。

燼的方言集汇

◎ 粤语:zeon2 zeon6
◎ 客家话:[梅县腔] zin5 [海陆丰腔] zin5 zin3 [客语拼音字汇] qin4 [台湾四县腔] zin5 zin3 [宝安腔] zin3 [客英字典] zin5

燼字的同拼音

燼字的同部首

燼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