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ㄧㄝˋ

笔顺读写:点、横、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撇、点、竖折/竖弯

謁的笔顺:

五笔: YJQN
仓颉: YRAPV
四角: 06627
郑码: SKRY
部首:
总笔画: 16
统一码: 基本区 U+8B01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姓名学:
异体字:
  • 謁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ㄧㄝˋ

     ◎ 见“”。

英语 visit, pay respects to

德语 bei einem Vorgesetzten vorsprechen (V, Pol)​,jdm seine Aufwartung machen (V, Pol)​,jdm seine Hochachtung zeigen (V, Pol)​,jdm. formal besuchen (V, Pol)​,jdm. respektvoll einen Besuch abstatten (V, Pol)​,Ye (Eig, Fam)

法语 visiter,annoncer

【酉集上】【言】 謁·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歇切,堰入聲。【說文】白也。【爾雅·釋詁】告也,請也。【左傳·隱十一年】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註】謁,告也。【禮·曲禮】問士之子,長曰能典謁矣,幼曰未能典謁也。【註】謁,請也。典謁者,主賔客告請之事。

又【增韻】訪也,請見也。【後漢·卓茂傳】茂詣河陽,謁見光武。

又【釋名】謁,詣也,詣告也。書其姓名於上,以告所至詣者也。【正字通】刺名也。古之門狀,今之拜帖。【史記·高祖紀】高祖乃紿爲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註】謁,謂以札書姓名,若今之通刺。

又謁舍,今之客舍也。【前漢·食貨志】里區謁舍。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謁者,掌賔讚受事。【應劭註】謁,請也,白也,僕主也。【三輔黃圖】內謁者,署在未央宮,屬少府。

又星名。【宋史·天文志】謁者一星在左執法東北,主賔客,辨疑惑。

又山名。【山海經】謁戾之山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註】山今在上黨郡涅縣。

又姓。【後漢·方術傳】汝南太守謁煥。

又【集韻】【類篇】𠀤乙列切,音䋵。亦白也。李舟說。

又【正韻】於蓋切,音愛。與䨠同。隂晦也。引韓愈秋雨聯句:牖變景明謁。一本作藹,義同。

又【揚雄·百官箴】殷以𠛬顚,秦以酷敗。獄臣司理,敢告執謁。謁叶敗。

又【史記·孔子世家】去魯歌云:彼婦之謁,可以死敗。按此歌六句三韻,謁本音愛,與敗叶。【字彙】謁攺音意,敗叶音佩,誤。 【正字通】俗作謁,非。

【卷三】【言】
『說文解字』

白也。从言曷聲。於歇切

『說文解字注』

(謁)白也。廣韵曰。白、告也。按謁者、若後人書刺自言爵里姓名並列所白事。从言。曷聲。於歇切。十五部。

謁的方言集汇

◎ 粤语:jit3 ki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et7 gi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jet7 [海陆丰腔] zat7 giet7 [梅县腔] jat7 [客语拼音字汇] yad5 [宝安腔] jet7 [陆丰腔] jat7

謁的字源演变

謁字的同拼音

謁字的同部首

謁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