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án

注音:ㄊㄢˊ

五笔: SGSJ
仓颉: MWMWJ
四角: 11646
郑码: FDKE
部首:
总笔画: 19
统一码: 基本区 U+91B0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异体字: 𨣌 𨤌 𪍵
  • 醰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tán ㄊㄢˊ

     ◎ (酒味)醇厚。

英语 bitter taste in wine; rich; full flavoured

德语 reichlich, prächtig

详细字义


tán

〈形〉

酒味醇厚 [rich-flavored (wine)]。如: 醰粹(醇粹,醇厚); 醰醰(酒味浓厚); 醰醲(醇厚)

【酉集下】【酉】 醰·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𠀤徒紺切,音瞫。【說文】酒味苦也。

又【玉篇】酒味不長也。

又【集韻】【韻會】徒南切【正韻】徒含切,𠀤音覃。【集韻】厚味也。【韻會】甜也。【王褒·洞簫賦】良醰醰而有味。【釋文】醰,徒南切。【註】醰、甜同。長味也。

又【正韻】醇也。【左思·魏都賦】宅心醰粹。【釋文】醰,徒南切。【註】美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感切,音禫。義同。

【卷十四】【酉】
『說文解字』

酒味苦也。从酉覃聲。徒紺切

『說文解字注』

(醰)酒味長也。廣韵、玉篇皆云。酒味不長也。不是賸字。集韵云。酒味苦也。由宋時說文以酓義系醰篆而奪酓之故耳。汲古初刻時正如此。或曰古酓覃同部。疑無二字。然小徐本分列畫然。小徐作甛長味也。按洞簫賦良醰醰而有味。李注引字林醰甛同長味也。同是賸字。从酉。𪉷聲。徒紺切。古音在七部。按文𨕖注大含切。

醰的方言集汇

◎ 粤语:taa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m1 tam3 [客英字典] tam2 [梅县腔] tam2 [台湾四县腔] tam1 tam3

醰的字源演变

醰字的同拼音

醰字的同部首

醰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