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ào

注音:ㄒㄧㄠˋ

五笔: WFQC|ERRC
仓颉: HDYE
四角: 71447
郑码: NBIX
部首:
总笔画: 20
统一码: 基本区 U+6585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异体字: 𢽾
  • 斅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xiào ㄒㄧㄠˋ

  1. 教导;使觉悟。后作“教”。《説文•教部》:“斆,覺悟也。”《集韻•效韻》:“斅,教也。”《書•説命下》:“惟斆學半。”孔傳:“斆,教也。”南朝齊孔稚珪《答蕭司徒書》:“但在始通道則宜然,斆而學者則未可。”宋歐陽修《與王源叔問古碑字書》:“先生諱壽……以斆學為業。”

其它字义


xué ㄒㄩㄝˊ

  1. 学;效法。后作“學”。《説文•教部》:“學,篆文斅省。”《廣韻•效韻》:“斆,學也。”《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數此嗇夫諜諜利口捷給哉?”《大戴禮記•禮察》:“夫用仁義禮樂為天下者,行五六百歲猶存,用法令為天下者,十餘年即亡,是非明斅大驗乎?”

英语 teach, instruct; be aroused; awake; intelligent

【卯集下】【攴】 斅·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6

【廣韻】胡敎切【集韻】後敎切【韻會】後學切,𠀤音效。【說文】覺悟也。篆省作學。【玉篇】敎也。【書·盤庚】盤庚斆于民。【傳】敎也。

又【說命】惟斆學半。【傳】敎然後知困,是爲學之半。

又【集韻】轄覺切,音學。義同。【韻會】學字,《說文》本作斆。今音效。而學校字但作學。○按古文《尚書》學皆作斆。隷釋高彪𥓓爲斅者宗。

又五十以斆,卽學字。《說文》在敎部,今倂入。

【卷三】【教】
『說文解字』

覺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也。臼聲。學,篆文斆省。胡覺切文二 重二(重三)

『說文解字注』

(斆)覺悟也。斆、覺曡韵。學記曰: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所謂覺悟也。記又曰:敎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敎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按兌命,上學字謂敎,言敎人乃益己之學半。敎人謂之學者,學所以自覺,下之效也。敎人所以覺人,上之施也。故古統謂之學者也。枚頤僞尚書説命上字作斆,下字作學,乃已下同玉篇之分别矣。从教冂。會意。冂、逗。尙矇也。冂下曰:覆也。尚童矇,故敎而覺之。此説從冂之意,詳古之製字。作斆從敎,主於覺人。秦以來去攵作學,主於自覺。學記之文,學敎分列,已與兌命統名爲學者殊矣。𦥑聲。胡覺切。三部。後人分別斆胡孝反。學胡覺反。


(學)篆文斆省。此爲篆文,則斆古文也。亦丄部之例。

斅的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u6 [客英字典] hau5 [台湾四县腔] hau5

斅字的同拼音

斅字的同部首

斅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