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ㄧㄚˊ

五笔: HWWT|HBAT
仓颉: YUMVH
四角: 21740
郑码: IOHI
部首:
总笔画: 19
统一码: 基本区 U+9F56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异体字: 𪘣
  • 齖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ㄧㄚˊ


  1. 〔齖䶥〕唇不覆齿。
  2. 齿不平正。也作“䶥齖”、“齖齵”。
  3. 同“牙”。

〡ㄚˋ


  1. 〔齰齖〕上下牙齿不齐整,不对应。
【亥集下】【齒】 齖·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4

【廣韻】五加切【集韻】牛加切,𠀤音牙。【玉篇】䶥齖,齒不平。

又【集韻】齖齵,齒不正。

又不聽人語曰聱齖。【唐書·元結傳】能學聱齖,保宗而全家。

又【集韻】魚駕切,音訝。齰齖,齒不相值。

(说文解字未收录“齖”字头,请参考“牙”字:)
【卷二】【牙】
《說文解字》

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凡牙之屬皆从牙。𤘈,古文牙。五加切

《說文解字注》

(牙)壯齒也。壯各本譌作牡。今本篇、韵皆譌,惟石刻九經字㨾不誤,而馬氏版本妄改之。士部曰:壯,大也。壯齒者,齒之大者也。統言之皆偁齒,偁牙。析言之則前當脣者偁齒,後在輔車者偁牙,牙較大於齒,非有牝牡也。釋名:牙樝牙也。隨形言之也。輔車或曰牙車,牙所載也。詩誰謂雀無角,誰謂鼠無牙,謂雀本無角,鼠本無牙,而穿屋穿牆似有角牙者然。鼠齒不大,故謂無牙也。東方朔說騶牙曰: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此爲齒小牙大之明證。象上下相錯之形。五加切。古音在五部。凡牙之屬皆从牙。

(𤘈)古文牙。从齒而象其形也。𠚒,古文齒。

齖字的同拼音

齖字的同部首

齖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