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sān

zhàn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

拼音: sān dà zhàn yì 注音: ㄙㄢ ㄉㄚˋ ㄓㄢˋ ㄧˋ

三大战役的意思

  • 词语解释:

    指解放战争中的三个大战役,即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 网络解释:

    三大战役 (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中华民国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

    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济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这一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字义分解

  • 读音:sān

    基本字义


    sān ㄙㄢ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英语 three

    德语 drei (3)​ (Num)

    法语 trois,3

  • 读音:dà

    ㄉㄚˋ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4. 用于“”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
    6. 敬辞:~作。~名。~手笔。
    7. 时间更远:~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之下,“”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dài ㄉㄞˋ


    1. 〔~夫〕医生(“”读轻声)。
    2.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读轻声)。

    tài ㄊㄞˋ


    1. 古通“”。
    2. 古通“”。

    英语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德语 alt (Adj)​,groß, bedeutend, gewaltig (Adj)​,Radikal Nr. 37 = groß, (alt)​ (Sprachw)

    法语 docteur,médecin,grand,massif

  • 读音:zhàn

    zhàn ㄓㄢˋ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
    3. 发抖:~抖。寒~。胆~心惊。
    4. 姓。

    英语 war, fighting, battle

    德语 Krieg, Kampf, Schlacht; kämpfen, streiten (S)​,zittern, beben (V)​,Zhan (Fam)​

    法语 combattre,se battre,combat,guerre

  • 读音:yì

    基本字义


    ㄧˋ

    1. 服兵务,从军:从~。现~。
    2. 战事:战~。
    3. 服劳力之事:劳~。徭~。
    4. 使唤:~使。奴~。
    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

    英语 service; a servant, laborer; to serve

    德语 Bedienung (S)​,Dienstleistung (S)

    法语 service,bataille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