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ǎo

注音:ㄅㄠˇ

五笔: NFWO|NFQO
仓颉: NJHAF
四角: 17427
郑码: YDAR
部首:
总笔画: 14
统一码: 基本区 U+9CF5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异体字:
  • 鳵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bǎo ㄅㄠˇ

     ◎ 古同“”。

【亥集中】【鳥】 鳵·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3

【玉篇】布老切,與鴇同。性不止樹。【班固·西都賦】鶬鴰鳵鶂。李註鳵似鴈無後趾。【埤雅】鳵無舌,兔無𦜉。【管子·輕重甲篇】非十鈞之弩,不能中鵾雞鷺鳵。

又叶彼五切【徐幹·齊都賦】鴐鵞鶬鴿,鴻鴈鷺鳵。連軒翬霍,覆水掩渚。

【卷四】【鳥】
『說文解字』

鳥也。肉出尺𦛹。从鳥𠤏聲。䳈,鴇或从包。博好切

『說文解字注』

(鴇)鴇鳥也。鴇見詩、禮記。陸疏曰。連蹄。性不樹止。肉出尺胾。未聞。按内則鵠鴞判。謂脅側薄肉也。鵠或爲鴇。鴇胖在不利人之列。此云出尺胾者、葢謂去此尺胾不食。其餘可食。从鳥。𠤏聲。博好切。古音在三部。


(䳈)鴇或从包。𠤏聲包聲同在三部。管子、周禮注皆作𪀀

鳵字的同拼音

鳵字的同部首

鳵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