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ǎo

注音:ㄅㄠˇ

笔顺读写:撇、竖弯钩、横、竖、撇、竖、横折、横、横、横、横折钩、点、点、点、点

鴇的笔顺:

五笔: XFWO|XFQO
仓颉: PJHAF
四角: 27427
郑码: RRER
部首:
总笔画: 15
统一码: 基本区 U+9D07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异体字: 𨾐 𨾑 𨾙 𪀀 𪁣 𪃁
  • 鴇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bǎo ㄅㄠˇ

  1. 鸟名。头小,颈长,体比雁略大,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善走不善飞。较常见的种类为大鸨,又称“地鵏”。常栖于草原地带,夏时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东三省西部,冬迁华北。《詩•唐風•鴇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陸德明釋文:“鴇,似雁而大,無後指。”唐杜甫《桔柏渡》:“急流鴇鷁散,絶岸鼋鼍驕。”《遼史•聖宗紀二》:“以近侍粘米里所進自落鴇祭天地。”
  2. 旧时开设妓院的老妓女或妓女的假母。明朱權《丹丘先生曲論》八:“妓女之老者曰鴇。”《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十娘因見鴇兒貪財無義,久有從良之志。”徐珂《清稗類鈔•婚姻類》:“鴇使院主哀於寳山,願遣女歸。”
  3. 毛黑白相杂的马。也作“鴇”。《詩•鄭風•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鴇。”毛傳:“驪白雜毛曰鴇。”陸德明釋文:“鴇,依字作駂。”陳奂傳疏:“驪白雜毛,謂黑馬發白色而閒有雜毛者,是曰駂馬。色如鴇,故以鳥名馬也。”

英语 bustard; procuress; Otis species (various)

德语 Trappen (lat Otididae, eine Familie der Vögel)​ (Eig, Bio)

法语 otidiformes,moutarde chinoise,entremetteuse,proxénète

【亥集中】【鳥】 鴇·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4

【廣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正韻】博皓切,𠀤音寶。【說文】鳥也。【郭璞曰】鴇,似鴈無後趾,毛有豹文。一名獨豹。【詩·唐風】肅肅鴇羽。【毛傳】鴇性不樹止。正義曰:鴇鳥連蹄,樹止則爲苦,故以喩君子從征役爲危苦也。【埤雅】鴇性羣居如鴈,自然有行列,故从𠤏𠤏相次也。【正字通】陸佃曰:亦名鴻豹。易林曰:文山鴻豹。

又段成式曰:鴇遇鷙鳥,能激糞射之,糞著毛悉脫。【廣韻】亦作䳈𪁣䳰。

又馬名。與駂同。烏驄也。【詩·鄭風】叔于田,乗乗鴇。【傳】驪馬雜毛曰鴇。古字通用。

【卷四】【鳥】
『說文解字』

鳥也。肉出尺𦛹。从鳥𠤏聲。䳈,鴇或从包。博好切

『說文解字注』

(鴇)鴇鳥也。鴇見詩、禮記。陸疏曰:連蹄,性不樹止。肉出尺胾。未聞。按内則鵠鴞判,謂脅側薄肉也。鵠或爲鴇,鴇胖在不利人之列。此云出尺胾者,葢謂去此尺胾不食,其餘可食。从鳥。𠤏聲。博好切。古音在三部。


(䳈)鴇或从包。𠤏聲、包聲同在三部。管子、周禮注皆作𪀀

鴇的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o3 bau3 [梅县腔] bau3 [客语拼音字汇] bau3 bo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bo3 [宝安腔] bau3
◎ 潮州话:bau2

鴇的字源演变

鴇字的同拼音

鴇字的同部首

鴇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