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ㄙㄨˋ

笔顺读写: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撇、撇、横、竖、点

訴的笔顺:

五笔: YRYY
仓颉: YRHMY
四角: 02641
郑码: SPS
部首:
总笔画: 12
统一码: 基本区 U+8A34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姓名学:
异体字: 𧦓 𧦡 𧩔 𧩯 𧪜 𧫋
  • 訴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ㄙㄨˋ《廣韻》桑故切,去暮心。魚部。


  1. 告訴;訴說。《説文•言部》:“訴,告也。”
  2. 控訴;控告。如:起訴;上訴;公訴人。《玉篇•言部》:“訴,訟也,告訴冤枉也。”
  3. 誹謗;讒害。《廣雅•釋詁二》:“訴,䛼也。”
  4. 辭酒不飲。张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訴,辭酒之義。”
  5. 求助;藉用。如:“訴諸武力”。

英语 accuse; sue; inform; narrate

德语 mitteilen (V)

法语 raconter,accuser,recourir

詳細字義


訴、愬

(1) (形聲。本義:告狀;控告)

(2) 同本義 [accuse;charge;complain]

訴,告也。——《說文》

孝公之周愬天子。——《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

必東愬於。——《戰國策·齊策》

即連楮爲巨幅,廣二丈,大書一「屈」字,以兩竿夾揭之,走訴行御史臺。——· 高啓《書博雞者事》

又如:起訴;上訴;公訴;訴呈(訴狀);訴權(起訴和訴原的權利);訴辯(申訴並辯白);訴牒(訴狀);訴告(上訴;告狀)

(3) 告訴,說給人聽 [tell;relate;inform]

正遇二人,訴說前事。——《三國演義》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吾與並肩攜長,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訴怨(對人訴說怨憤之情);訴長道短(原原本本地向人訴說);訴事(陳訴事情);訴屈(申訴冤屈);訴言(訴說)

(4) 求,求助 [resort to]

如:訴諸武力

(5) 有事實根據地說人壞話。通「愬 [slander]

取貨於宣伯而訴公於 晉侯。——《左傳·成公十六年》

公伯寮子路季孫——《論語·憲問》

常用詞組


訴苦訴述訴說訴訟訴訟法訴冤訴願訴諸訴諸公論訴狀
【酉集上】【言】 訴·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唐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𠀤音素。【說文】吿也。【玉篇】論也,吿訴冤枉也。【廣韻】毀也。【左傳·成十六年】郤犫訴公于晉侯。【註】譖也。【史記·龜筴傳】王有德義,故來告訴。

又【說文】或作𧪜。亦作愬。【論語】膚受之愬。【註】愬己之冤也。【前漢·五行志】引作訴。

又【韻會小補】通作遡。【戰國策】衞君跣行,告遡於魏。【註】遡愬同。

又【集韻】昌石切,音尺。亦毀也。 【說文】本作𧦡。【字彙補】譌作辨,非。辨字左从言作。

𧩵

【卷三】【言】
《說文解字》

告也。从言,厈省聲。《論語》曰:“訴子路於季孫。”𧪜,訴或从言朔。愬,訴或从朔、心。桑故切〖注〗臣鉉等曰:厈非聲。蓋古之字音多與今異。如皀亦音香、釁亦音門、乃亦音仍,他皆放此。古今失傳,不可詳究。

《說文解字注》

(訴)告也。从言㡿聲。桑故切。五部。凡從㡿之字隷變爲厈,俗又譌斥。論語曰:訴子路於季孫。憲問篇文。


(𧪜)𧩯或从言朔。


(愬)𧩯或从朔心。今論語作此。

訴的方言集汇

◎ 粤语:so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5 [梅县腔] se5 shu5 [海陆丰腔] su5 [客英字典] sii5 [沙头角腔] su5 [宝安腔] su5 [陆丰腔] sii5 [东莞腔]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u4

訴的字源演变

訴字的同拼音

訴字的同部首

訴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