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ㄙㄨˋ

五笔: UBTP
仓颉: YTUB
四角: 37302
郑码: UAQ
部首:
总笔画: 13
统一码: 基本区 U+9061
字形分析: 左下包围结构
异体字:
  • 遡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ㄙㄨˋ

  1. 同“㴑(泝)”。逆流而上。《玉篇•辵部》:“遡,逆流而上。與源同。”
  2. 追溯,寻求事物本源。宋劉昌詩《蘆浦筆記•叙》:“凡先儒之訓傳,歷代之故實,文字之訛舛,地理之遷變,皆得遡其源而循其流。”
  3. 向着;面对。《洪武正韻•暮韻》:“遡,向也。”
  4. 迎。《六書故•人九》:“遡,迎歬也。”
  5. 通“愬”。诉说。《字彙補•辵部》:“遡,與愬通,訴告也。”

英语 go upstream; trace source; formerly

法语 remonter,se rappeler

【酉集下】【辵】 遡·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𠀤音素。【說文】同泝。【詩·秦風】遡洄從之。【註】逆流而上也。【又】遡遊從之。【註】順流而下也。

又【集韻】嚮也。【正韻】迎也。【詩·大雅】遡其過㵎。【註】響過㵎而居也。【又】如彼遡風。【註】如嚮風之人,唈而不能息也。

又與愬通。訴告也。【戰國策】衞君跣行,告遡于魏。【註】遡、愬同。

又【正字通】溯㴑泝𠀤同。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逆流而上曰㴑洄。㴑,向也。水欲下違之而上也。从水㡿聲。遡,㴑或从朔。桑故切

『說文解字注』

(泝)逆流而上曰㴑洄。秦風傳曰:逆流而上曰遡洄。順流而涉曰遡游。釋水同,涉作下。㴑向也。向當作鄉。淺人所改也。漢人書向背字皆作鄉,不作向。中庸素隱注曰:素讀爲攻城攻其所傃之傃。傃猶鄉也。按遡者,從其朔。傃者,從其素。故字从朔,从素。水欲下,違之而上也。此釋洄字之義。洄違曡韵。从水。㡿聲。桑故切。五部。


(遡)㴑或从辵朔。朔亦聲也。

遡的方言集汇

◎ 粤语:so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k7 su5 [客英字典] sii5 sok7 [海陆丰腔] sok7 su5 [宝安腔] sok7 [梅县腔] sok7 shok7

遡字的同拼音

遡字的同部首

遡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