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ún

注音:ㄒㄩㄣˊ

笔顺读写:横折、横、横、横、竖、提、竖、横折、横、横、竖钩、点

尋的笔顺:

五笔: VAKF
仓颉: SMMRI
四角: 17346
郑码: XBJD
部首:
总笔画: 12
统一码: 基本区 U+5C0B
字形分析: 上中下结构
姓名学:
异体字: 𥳍 𡬰 𡬶 𡬻 𢒫 𦅀
  • 尋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xún ㄒㄩㄣˊ

     ◎ 见“”。

英语 seek, search, look for; ancient

德语 um eine Kleinigkeit bitten ,ohne Unterbrechung (S)​,durchsuchen, forschen (V)​,erneuern (V)​,ersuchen (V)​,nachsehen, suchen (V)​,positionieren, suchen (V)​,untersuchen (V)​,endlos (Adj)​,gebräuchlich (Adj)​,plötzlich (Adj)​,gewöhnlich (Adv)​,Xun (Eig, Fam)​,acht Fuß = 1 尋 ,im Begriff zu ... ,meistens ,wie bisher

法语 chercher,rechercher

【寅集上】【寸】 尋·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古文〕𡬻【唐韻】徐林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心切,𠀤音潯。【說文】繹理也,本作𢒫,从工口,从又寸。工口,亂也。

又寸,分理之也。彡聲。【增韻】求也。【前漢·黃霸傳】語次尋繹。【註】抽引而出也。

又度名。【周禮·地官·媒氏註】八尺曰尋,倍尋曰常。【小爾雅】四尺謂之仞,倍仞謂之尋。【孟子】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爲也。

又仍也,繼也。【左傳·昭元年】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古語】毫末不扎,將尋斧柯。

又俄也。【晉羊祜讓開府表】以身誤陛下辱高位,傾覆亦尋而至。

又用也。【左傳·僖五年】將尋師焉。【註】尋,用也。

又侵尋,猶浸淫也。【前漢·武帝紀】巡郡縣,侵尋太山矣。

又借作溫燖。【左傳·哀十二年】吳使人請尋盟。子貢曰:若可尋也,亦可寒也。【註】尋,重也,溫也,前盟巳寒,更溫之使熱。與燖義同。

又長也。【揚子·方言】自關以西,秦晉梁益閒,凡物長謂之尋。

又俗謂庸常爲尋常。

又姓。晉尋會,唐劉黑闥將尋相。 【韻會】毛氏曰:从口。俗从几作𡬶,非。𠙛

【卷三】【寸】
『說文解字』

繹理也。从工从口从又从寸。工、口,亂也。又、寸,分理之。彡聲。此與𤕦同意。度,人之兩臂爲尋,八尺也。徐林切

『說文解字注』

(𢒫)繹理也。謂抽繹而治之。凡治亂必得其緒而後設法治之。引伸之義爲長。方言曰。尋、長也。海岱大野之閒曰尋。自關而西秦晉梁益之閒凡物長謂之尋。周官之法度廣爲尋。古文禮假尋爲燅。有司徹乃燅尸俎注。燅、温也。古文燅皆作尋。記或作尋。春秋傳。若可尋也。亦可寒也。案左傳服注。尋之言重也、温也。論語何注。温、尋也。互相發明。俗本禮注作燖。誤。从工口。从又寸。工口、亂也。又寸、分理之也。彡聲。徐林切。七部。此與𤕦同意。說見𤕦下。度人之㒳臂爲𢒫。八尺也。此別一義。亦因从寸及之。考工記曰。澮廣二尋。

尋的方言集汇

◎ 粤语:cam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m2 [台湾四县腔] cim2 [梅县腔] cim2 [海陆丰腔] cim2 [沙头角腔] cim2 [客语拼音字汇] kim2 qim2 [陆丰腔] cim3 [宝安腔] cim2 [东莞腔] cim2

尋字的同拼音

尋字的同部首

尋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