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ù zhuó zhe

注音:ㄓㄨˋ,ㄓㄨㄛˊ,˙ㄓㄜ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竖、横、撇、竖、横折、横、横

著的笔顺:

五笔: AFTJ
仓颉: TJKA
四角: 44604
郑码: EBM
部首:
总笔画: 11
统一码: 基本区 U+8457
字形分析: 上下结构
姓名学: 常、通、标
异体字: 𣋐 𣥧
  • 著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zhù ㄓㄨˋ

  1. 显明,显出:~名。~称。显~。昭~。卓~。
  2. 写文章,写书:~述。编~。~书立说。
  3. 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名~。巨~。遗~。译~。~作。
  4. 古同“”,居积。

其它字义


zhuó ㄓㄨㄛˊ

     ◎ 附着,穿着。同“着(zhuó)”。

其它字义


zhe •ㄓㄜ

     ◎ 助词。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同“着(zhe)”。

英语 manifest; (Cant.) to wear

德语 gleich wie 着 (veraltet)​ ,berühren (V)​,Feuer fangen ,in Kontakt kommen ,bildet nach einem Verb die Verlaufsform ,deutlich, verfassen, zeigen (V)​,an etw. haften; anziehen (veraltet, jetzt wird zu 着)​ (V)

法语 perdre la tête,s'énerver,atteindre,brûler,atteindre,toucher,appliquer (une couleur)​,porter,se vêtir,(marque le déroulement d'une action)​,mouvement (échecs)​,d'accord!,(dialecte)​ pour ajouter,remarquable,manifester,écrire,oeuvre

详细字义


zhù

〈形〉

(1) (形声。从艸,者声。“艸”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marked;remarkable]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世说新语·仇隙》

此臣素著狂直于也。——《汉书·朱云传》

(2) 又如:著海内(天下著名);昭著(明显);卓著(突出的好);著姓(有显著名声的家族;使姓氏显著);著号(著名;著称)

词性变化

zhù

〈动〉

(1) 显现;显扬 [show]

其不善而著其善。——《礼记·大学》

诚则形,形则著。——《礼记·中庸》

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韩非子·功名》

也。著 郑伯之罪也。——《谷梁传·僖公六年》

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以著其洁。——· 柳宗元《柳河东集》

最著者二。——·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2)

华林部独著。

(3) 又如:颇著成效;著白(明白);著相(佛教语。有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形象状态)

(4) 写作;撰述,用文字显明地表述 [write]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仆诚已著此书。——· 司马迁《报任安书》

《灵宪》。——《后汉书·张衡传》

著书之日。——· 柳宗元《柳河东集》

携所著书。——· 梁启超《谭嗣同传》

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著作郎(主管天下文章、著作的官吏);著作人(古人称为著作者。指书籍的作者);编著(参考利用已有的资料写成书)

(6) 画图 [draw the pictures]

所以昌, 所以亡,皆著于堂。——《淮南子》

(7) 明了 [understand]

彼知丘之著于己也。——《庄子》

(8) 登记,记载 [register;record]

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论游户自实》

(9) 又如:著令(书面写定的规章制度);著名(写上名字或名称);著籍(记姓名于宫门的门籍;记名于某学者门下为弟子;登记在户籍上)

(10) 标出 [put a mark on]

书其贾数而著其物,若今时题署物。——《周礼》

(11) 建立;引申为成就 [found]

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

(12) 又如:著庸(立功);著称(命名。给予名称)

zhù

〈名〉

(1) 作品 [work]。如:名著(有价值的出名著作);原著(著作的原本);论著(带有研究性的著作);新著

(2) 土著 。指定居不迁的人 [native;original inhabitants]

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后汉书》

(3) 另见 zhāo;zháo;zhe;zhuó

常用词组


著称著录著名著述著者著作著作权
【申集上】【艸】 著·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集韻】【韻會】【正韻】𠀤陟慮切,音箸。【博雅】明也。【中庸】形則著。【晏子·諫上篇】君之德著而彰。

又【管子·立政篇】十二月一著。【註】著,標著也,使傰曹署著其名。【周禮·典婦功註】書其賈而著其物。

又【前漢·景帝紀】廷尉與丞相更議著令。【註】著音著作之著。【晉書·職官志】魏太和中,詔置著作郞,於此始有其官。

又【小爾雅】思也。

又與貯通。【家語】子貢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閒。【註】著,居也。

又【詩·齊風】俟我于著乎而。【傳】門屏之閒曰著。

又【左傳·昭十二年】若不廢君命則固有著矣。【註】著,位次也。【前漢·五行志】朝內列位有定處,所謂表著也。

又【廣韻】直餘切,音除。【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韻會】表著之著亦音除。

又【羣經音辨】藥草也。【爾雅·釋草】味。荎著。【註】音儲。

又【類篇】陟略切,音芍。被服也。【晉書·宣帝紀】關中多蒺䔧,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

又【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方尺二寸,䞓裏著組繫。【註】著,充之以絮也。【韓詩外傳】士褐衣縕著,未甞完也。

又【集韻】直略切,音擆。【吳越春秋】從隂收著,望陽出糶。【註】著。置也。

又【類篇】附也。【前漢·贾誼傳】黑子之著面。

又【禮·明堂位】著,殷尊也。【註】著地無足。

又【前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其俗土著。【師古註】土著,謂有城郭常居,不隨畜牧移徙。【後漢·李忠傳】流民占著者五萬餘口。 【直音】俗作着。

【卷五】【竹】
『說文解字』

飯攲也。从竹者聲。陟慮切。又,遟倨切

『說文解字注』

(箸)飯㩻也。㩻各本作攲。支部攲、持去也。危部㩻、䧢也。㩻者傾側意。箸必傾側用之。故曰飯㩻。宗廟宥座之器曰攲器。古亦當作㩻器也。箸、曲禮謂之梜。假借爲箸落、爲箸明。古無去入之別。字亦不从艸也。从竹。者聲。陟慮切。又遟倨切。五部。

著的方言集汇

◎ 粤语:zoek3 zoek6 zy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ok8 tiok8 chok7 diau2 zhu5 (do3) [宝安腔] zok7 | zu5 | cok8 [台湾四县腔] cok8 tiok8 zok7 diau2 zu5 (do3) [客英字典] zhu5 | chok7 [陆丰腔] zhu6 [梅县腔] zhu5 [东莞腔] zu5 [客语拼音字汇] cog6 dau3 do3 zog5 zu4 [梅县腔] zu5
◎ 潮州话:多污3 多腰4 ,du3(tù) diêh4/dioh4(tieh)

著的字源演变

著字的同拼音

著字的同部首

著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