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ㄑㄧ,ㄐㄧ

五笔: DSKC
仓颉: KRYE
四角: 41647
郑码: GDIX
部首:
总笔画: 12
统一码: 基本区 U+6567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异体字: 𢼮 𢽽 𣀬 𨜅
  • 敧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ㄐㄧ


  1. 持箸取物。《集韻•支韻》:“敧,以箸取物。”

ㄑㄧ


  1. 〔㪁敧〕多少不齐貌。《玉篇•支部》:“敧,㪁也。”《集韻•紙韻》:“敧,㪁敧,多少不齊皃。”
  2. 倾斜不正。唐白居易《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檐漏移傾瓦,梁敧换蠧椽。”
  3. 依;倚。唐劉禹錫《和宣武令狐相公郡齋新竹》:“敧枕閑看知自適,含毫朗詠與誰同?”
  4. 不平。《集韻•紙韻》:“敧,不平。”

英语 to pick up thing with chopsticks or pincers.

【卯集下】【攴】 敧·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𠀤居宜切,音羈。以箸取物。或作槣。

又【集韻】去倚切,音綺。㪁敧,不齊貌。◎按與支部攲字不同。

(说文解字未收录“敧”字头,请参考“攲”字:)
【卷三】【支】
《說文解字》

持去也。从支奇聲。去奇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攲)持去也。支有持義。故持去之攲從支。宗廟宥座之器曰攲器。按此攲當作㩻。危部曰。㩻、㩻䧢也。竹部箸訓飯攲。此攲亦當作㩻。箸必邪用之。故曰飯㩻。廣韵。㩻、不正也。玉篇曰。攲今作不正之㩻。从支。奇聲。去奇切。按廣韵曰。說文居宜切。此本音隱。葢後人借爲㩻字。從危讀去奇切也。攲、奇聲。古在十七部。㩻、支聲。古在十六部。

敧的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 客家话:[梅县腔] ki1 [海陆丰腔] ki1 gi1 [客英字典] gi1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gi1 [客语拼音字汇] ki1 [宝安腔] ki1 | ji3
◎ 潮州话:ki1

敧字的同拼音

敧字的同部首

敧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