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ㄍㄚ,ㄍㄜ,ㄍㄜˊ

笔顺读写:撇、横折钩、横、横、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横

胳的笔顺:

五笔: ETKG
仓颉: BHER
四角: 77264
郑码: QRJ
部首:
总笔画: 10
统一码: 基本区 U+80F3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姓名学: 常、通、标
异体字: 𦛃
  • 胳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ㄍㄚ


  1. 〔~肢窝〕同“夹肢窝”。腋窝。

ㄍㄜ


  1. 〔~臂〕上肢,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亦称“胳膊”(“”、“”均读轻声)。

ㄍㄜˊ


  1. 〈方〉〔~肢〕在别人身上抓挠,使人由发痒而笑(“”读轻声)。
  2. 同“骼”。牲畜的后胫骨。

英语 armpit, arms

德语 Achselhöhle (S)

法语 aisselle

详细字义


(1) (形声。从肉,各声。本义:腋下) 同本义 [armpit]

胳谓之腋。——《广雅》

胳,腋下也。——《说文》

肘后曰胳。——《埤苍》

胳之高下可以运肘。——《礼记·深衣》。俗字作袼。

(2) 另见

常用词组


胳臂胳膊肘子
 

基本词义


肐、骼

(1) 牲畜的后胫骨。后作“骼” [bone]

(2) 另见

常用词组


胳肢
【未集下】【肉】 胳·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𠀤音各。【說文】腋下也。【廣韻】胳腋。【博雅】胳謂之腋。

又【集韻】轄格切,音垎。義同。

又【集韻】各頟切,音格。牲後頸骨。【儀禮·鄕飮酒禮】介俎脊脅胳肺。【註】後脛骨二,膊胳也。【釋文】胳,音格。

【卷四】【肉】
《說文解字》

亦下也。从肉各聲。古洛切

《說文解字注》

(胳)亦下也。亦腋古今字。亦部曰:人之臂,亦也。兩厷迫於身者謂之亦。亦下謂之胳,又謂之胠,身之迫於兩厷者也。深衣曰:胳之高下,可以運肘。注:肘不能不出入。胳,衣袂當腋之縫也。按衣袂當胳之縫亦謂之胳,俗作袼。禮經牲體之胳。今文作胳,古文作骼。鄭出古文於注,是注從今文也。許訓胳爲亦下,訓骼爲禽獸之骨,是從古文禮,不同鄭也。从肉各聲。古洛切。五部。按儀禮肫骼之骼或作胳,假借也。

胳的方言集汇

◎ 粤语:gaak3 lo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k7 [客英字典] get7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梅县腔] gok7 [东莞腔] gok7 [宝安腔] gak7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og5 gud6
◎ 潮州话:gêh4

胳的字源演变

胳字的同拼音

胳字的同部首

胳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