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ì

注音:ㄓˋ

五笔: DHDT|MDHT
仓颉: UTCNH
四角: 28127
郑码: CIUY
部首:
总笔画: 25
统一码: 基本区 U+8C52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
异体字:
  • 豒字的基本解释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基本字义


zhì ㄓˋ

     ◎ 古同“”:“以言轨式,则论事之体易规;若~品程,则析理之篇滋尚。”

【酉集中】【豆】 豑·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廣韻】直一切【集韻】直質切,𠀤音秩。【說文】爵之次第也。【書·堯典】平秩東作。【說文】引作豑。【字彙補】古秩字。

【卷五】【豊】
『說文解字』

爵之次弟也。从豊从弟。《虞書》曰:“平豑東作。”直質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豑)爵之次弟也。爵者、行禮之器。故从豐。有次弟、故从弟。爵之次弟。若士虞禮主人廢爵、主婦足爵、賔長繶爵、祭統玉爵獻卿、瑤爵獻大夫、散爵獻士及羣有司是也。凡酒器皆曰爵。則如禮運云宗廟之爵、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卑者舉角、梓人云獻以爵而酬以觶是也。从豐弟。直質切。按因堯典作平秩。故爲此音耳。當是弟亦聲也。十五部。虞書曰。虞當作唐。平豑東作。堯典文。今尙書作平秩。史記作便程。周禮鄭注引書作辨秩。許作平豑。豑葢壁中古文之字如此。孔氏安國乃讀爲秩。而古文家從之。許存壁中之字。如鄭注禮經存古文之字、注周禮存故書之字也。

豒字的同拼音

豒字的同部首

豒字的同笔画

别人正在查的字

欢迎交换友情链接